Java (Java Language),即Java语言: Java语言是一种简单的、开放性的、便于对象使用的语言。它是美国Sun公司于1995年研究开发出来用于因特网的一种编程语言。这种语言研究开发时,设计人员想起了印尼爪哇(Java)生产的咖啡,就取用了“Java”这个名称。Java程序可以通过网络传送到任何体系结构机器上的符合Java标准的浏览器程序里,并在其中运行。Java技术最初开发出来是专门用于计算机等固定的电子通信设备,近年来Java技术已广泛地在移动通信领域中应用。Java应用程序一次编写就可以在各种无线设备中使用。手机开发商在其产品中增加了对Java技术支持的特性,就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应用和服务。日本NTT DoCoMo公司推出的I-mode手机应用了Java技术,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现在许多厂商纷纷推出了各种Java手机,为用户提供了多种动态的、个性化的交互式服务。
JET (Just Enough Time),即“恰量时间”(协议):一种特别适用于光突发交换(OBS)的突发交换协议,简称“JET”协议。这种协议的特点是利用延时预留的方式使突发分组数据与控制分组之间有一些时延,更适合用于光突发交换技术。执行JET协议是在发送突发分组数据时,首先在信令信道上向接收端发送一个控制分组,这个分组在途径中的每个节点上进行处理,为即将发送的突发数据分组建立好一条全光的通道。JET协议叫做“恰量时间”,是因为在先发的控制分组中设定的偏置时间恰好适当。
JPEG (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即联合图像专家组,静止图像压缩编码国际标准:1、联合图像专家组 1986年,原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联合组织了一个专家组织,称为“联合图像专家组”,它的英文缩写名称就是JPEG,这个组织的任务是研究制订连续变化的静止图像压缩编码国际标准。2、静止图像压缩编码国际标准 这种标准是对连续变化静止图像的压缩编码标准。所谓连续变化是指图像中黑色与白色之间的灰度是连续变化的,也是指彩色图像中不同颜色之间的颜色变化是连续变化的。1991年3月,JPEG组织制订出JPEG建议的标准草案。1992年7月该草案正式通过。这个标准在编码压缩比为24:1时,还原后的图像与原来的图像相比,仍能达到人眼分辨不出差别的程度。JPEG标准被广泛应用于静止图像(包括黑白和彩色的照片和图片)的传送。JPEG也就成为“静止图像压缩编码国际标准”的通称了。
JVT (Joint Video Team),即联合视频组:联合视频组是国际电联电信标准化部门(ITU-T)的“视频编码专家组”(VCEG)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活动图像专家组”(MPEG)联合组成的工作组。目的是共同制定新的建议,用更低的码率而能获得更好的图像质量。即将完成的视频编码建议(H.264)比现行的视频编码建议(H.263)可以节省50%的比特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