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分多路复用的概念
时分多路复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TDM)是利用各信号的抽样值在时间上不相互重叠来达到在同一信道中传输多路信号的一种方法。
举例来说,一个学生一天中第一节课上数学、第二节课上语文、第三节课上化学、第四节课上物理……,以此类推。第二天继续重复这个循环,周而复始,就完成了多门课程的学习。这就是一个时分多路复用;其单位时间是天、每天固定一个课程的循环构成每天的课程结构(专业名词是帧),每个时间片(专业名词是时隙)是一节课,
二、PDH群的编制规定
目前国际上推荐的PCM基群有两种标准,即PCM30/32路(A律压扩特性)制式和PCM24路(μ律压扩特性)制式。并规定,国际通信时,以A律压扩特性为标准。 我国也规定采用PCM30/32路制式。
PCM30/32路制式基群(一次群)帧共由32路组成,其中30路用来传输用户话语,2路用作勤务。
ITU-T建议的标准由30路PCM用户话复用成一次群,传输速率为2.048 Mb/s。由4个一次群复接为一个二次群,包括120路用户数字话,传输速率为8.448 Mb/s。 由4个二次群复接为一个三次群,包括480路用户数字话,传输速率为34.368 Mb/s。 由4个三次群复接为一个四次群,包括1920路用户数字话,传输速率为139.264 Mb/s。由4个四次群复接为一个五次群,包括7680路用户数字话, 传输速率为565.148 Mb/s。
举例来说,10个学生编成一个小组,4个小组编成一个班,4个班编成一个专业,4个专业编成一个系……
三、SDH群的编制规定
SDH由一些基本网路单元(例如复接/去复接器,线路系统及数字交叉连接设备等)组成, 在光纤、微波、卫星等多种介质上进行同步信息传输、复接/去复接和交叉连接,因而具有一系列优越性。
SDH是一整套可进行同步数字传输、复用和交叉连接的标准化数字信号的结构等级。SDH传送网所传输的信号由不同等级的同步传送模块(STM-N)信号所组成,N为正整数。 ITU-T目前已规定的SDH同步传输模块以STM-1为基础,接口速率为155.520 Mb/s。更高的速率以整数倍增加,为155.52×N Mb/s,它的分级阶数为STM-N,是将N个STM-1同步复用而成。
四、同步的概念
所谓同步是指收发双方在时间上步调一致,故又称定时。 在数字通信中,按照同步的功用分为:载波同步、位同步、群同步和网同步。
这里只介绍位同步。位同步又称码元同步。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任何消息都是通过一连串码元序列传送的,所以接收时需要知道每个码元的起止时刻,以便在恰当的时刻进行取样判决。
举例来说,某MM约你某时间见面,过时不候,那么你必须准时到达,这就是同步。各种不同的同步只是目的不同而已,主要原理是一样的。
但是,要完成这一个步骤,首先是双方的手表必须依据同一个标准(我们当然都是根据北京时间)校准时间,然后才可能同时到达。
然而,通信中的问题并不那么简单。通信过程中是存在时延的。最典型的时延就是传播时延。
例如,下班了,你要去食堂吃饭。但是走到食堂需要时间,无论你的心情如何急迫,走路的速度如何高,都不可能把这段时间变为0,这就是时延。
所以,当通信双方的时钟都校准了以后,也是不能保证通信双方一定能够同步的,其影响因素就是时延。所以,必须依赖同步信号对这个时延进行校准,以保证通信双方事实上的同步。
举例来说,某MM打电话给你,说现在她从某地出发到你这里来,路程约10分钟,要你去大门口接她。这个10分钟的路程就是传播时延,你必须提前下楼去接她,因为这个路程也许9分钟就走完了,也需要11分钟,不可能绝对精确的,如果不能提前去,该MM在大门口见不到你,就一定会生气的。同步的道理也差不多,只有收到同步信号,并以此校准时钟,才能正确地完成信号接收。
五、PDH的准同步与SDH的同步系统的差异
在数字复接中,如果复接器输入端的各支路信号与本机定时信号是同步的,则称为同步复接器;如果不是同步的, 则称为异步复接器。如果输入各支路数字信号与本机定时信号标称速率相同,但实际上有一个很小的容差, 这种复接器称为准同步复接器。
PDH的低次群(1、2次群)采用的是准同步复接,高次群(3-5次群)采用的是异步复接,SDH则采用同步复接。这就是二者的差异。
这个概念涉及的内容过多,如果不能详细了解PDH和SDH的帧结构以及复接方法,无法作出进一步的解释。
大家可以这样做一个不太准确的理解:同步复接是把货物装在集装箱里进行运输,所以货物是有准确的位置的;而准同步复接是把货物在传送带上运输,如果位置有偏差,就在偏差的地方堆一点无用的货物,以保证货物运输位置的准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