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业重组,顺应了全业务经营的综合信息服务需求,同时将电信业导入融合转型发展之中。从电信产业总体趋势来看,融合转型是未来电信产业发展的趋势,这种融合包括网络的融合、终端的融合、业务的融合。在电信重组中,3G驱动融合进程。如何顺应融合大潮,这不仅是运营商、设备制造商享受3G盛宴的生存法则,同时对于CP、对于软件业、对于整个电信产业链上的各方都有着重生般的意义。
网络融合迎来空前机遇
三家全业务运营商的出现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首先表现为全业务运营商是否需要用一张融合的大网来支撑所有业务。
重组之后,无论是新移动(移动+铁通)、新电信(电信+联通C网)或者是新联通(联通G网+网通),都面临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是两张相互独立的网(甚至还不止两张),很多业务存在重叠的问题,致使运营维护费用高;当需要开发新业务时,即使同样的业务也必须分别升级好几张网才能为移动网络和固定网络用户分别提供新业务,致使新业务成本增高。
网络融合体现在固定与移动的融合(FMC)、有线与无线的融合以及电路与分组的融合等,目前FMC呼声很高。与此同时,在光通信和宽带技术的驱动下,电信网与电视网、互联网的融合也日趋强劲,很多传统的电信公司已开始提供基于流媒体的电视业务。用户对业务的需求推动固定和移动网络融合。对用户而言,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相结合,可以实现真正的随时随地沟通;在通信手段和通信方式上有了更多的选择性和灵活性;同时还可以享受到融合所带来的更多的新业务。固网和移动网融合之后将形成一张整体的网络,运维成本将显著降低,新业务的开发也只需对统一的业务平台进行一次升级就能够同时为各类用户提供业务。运营商能够更加灵活地开展业务,为用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提供个性化服务,从而提高其市场竞争的能力。固网和移动网融合能为运营商节省投资、降低运营成本、增强其差异化竞争能力,更方便地为用户提供全业务服务。
固网和移动网融合是下一代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近年来网络演进势不可当的背景下,相信运营商应该会审时度势,作出最有利的选择。
终端融合将催生“宽带”家电
进入3G时代,信息终端产品融合化是大势所趋。产业链的融合逐步形成以家庭为终端的信息集合点,终端厂商提供的家庭信息化终端也逐渐向基于互联网综合信息应用发展转型。比如IPTV,通过电视机这种普通的家电,互联网便能更便捷地进入家庭的客厅。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电视也越来越与网络和PC融合,使彩电具有鲜明的IT特征。
重组后,随着网络融合的进一步深入,我们将拥有更为丰富的信息输入接口,届时可以实现连接现有各种家庭信息终端,并进行内容的展示。比如联想天福PC通过转换系统可以直接与彩色电视机连接,可谓在信息终端融合化的道路上的一个突破,同时又具有更加“傻瓜化”的用户操作模式,使用户的使用门槛降低。家庭不同年龄段的成员都能够通过简单的用户界面,如遥控器,在一台终端上同时体验多重业务。
家电业的发展很可能如英特尔CEO所认为的,将来,全球所有的电视机将接入互联网。国内一些品牌也开始在筹备推出能直接连网线的电视;同时,由于电视在大画面、高清晰和多人观看方面有PC所不具有的优势,一些厂家在平板液晶电视上集成了一些USB、闪存等接口,这使TV越来越具有终端显示器的功能。在运营商的推动下,“网络一体机”会在2008年开始兴起,使得传统的电视更加IT化。
融合业务让软件业大有可为
3G时代与2G、2.5G时代的不同就是更强的多媒体业务能力和各种基于增强型数据传输的增值业务,各种通信融合业务成为3G应用的“亮点”,例如视频三重播放、共享类业务、播客、移动商务等。满足这些融合业务的需求,需要整个产业链的全面支撑,不仅需要系统设备商的支持,也需要终端的支持,而终端能力的强弱直接和软件处理能力有关。3G手机除了硬件配置外,还需要包括安全软件在内的大量软件的支持,把操作系统固化在芯片中,这就相当于一部小型电脑。3G手机能收到的并不只是简单的文本内容,还包括手机铃声、图片、音视频等信息,这都需要手机操作系统“翻译”以后才能使用。3G手机在人机界面、人性化功能、流媒体应用等细节方面都需要软件平台的支持。因此,业务的融合将使得软件业大有可为。新应用将会在软件技术创新的背景下层出不穷。
其实,重组过后融合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还有很多,如何应对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电信市场纷繁复杂,挑战机遇相伴而生,借用连战那本书的名字——《改变,才有希望》,在新的电信版图下,产业链各方要做的不是坐以待毙,不是墨守成规,也不是全方位的红海竞争,而是要主动发挥自身特长,只有这样,才能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