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界都在关注非对称管制,据说,某运营商已经将非对称管制作为缩小的中移动差距的重要手段,但从我个人的长期对行业观察看,年内实施非对称管制可能性极小,即使快一点,在年末能出台非对称管制政策,真正实施已将到明年4月以后。
原因简述如下:
1、工业和信息化部各职能部门人员七月底才能全部到位,只有正常工作后,才可能开展象确定非对称管制方案,这样需要充分考虑各方利益的手段。因此,短期内仍将处于方案协调期。
2、电信重组如果以“联通将CDMA网络移交给电信,联通、网通上市公司股东会通过合并提案”为实施完成标志的话,这个时间点将在9月末活更后面的时间,而只有到这时,三强竞争的格局雏形才会出现。
3、过去两年来(确切说,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移动为非对称管制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简单的号码携带这样的政策,已经很难起到管制的作用,反而会影响到电信普遍服务。
4、在三部委重组指导意见中,鼓励自主创新的重要性明显优先于非对称管制,中国移动作为中国自主创新标志项目TD-SCDMA的主要完成方,而TD的商用成熟度和演进研究目前仍明显落后于WCDMA和CDMA2000,此外,中国移动集团、上市子公司、各省分公司在LTE、WIMAX、手机电视、网络管理、增值业务研发、农村用户服务等方面的自主创新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国家在对其实施非对称管制必须考虑不能限制其自主创新动力,这实施又很难平衡。
5、税收、普遍服务、引入外资等方面的非对称管制政策,除非几大部委统一规划,很难起到实际作用,但工业和信息化部自身内部还在磨合,电信只是其信息化管理职能的一个分支,因此很难在近期投入较大力度研究,与其他部委联合采取措施难度更大。
6、非对称管制方案即使研究确定总体方案,制定出具体实施方案还需要管理机关、研究机构、运营商上下几次反复讨论,这需要时间。特别是号码携带这样的非对称管制措施的实施,需要几大运营商网络同时具备条件,这需要几个月的网络调整时间。
|